留学说 / 院校专业 / 正文

关注北美新青年微信公众号

名企首席科技官:英国大学教育方式,我在别处见所未见

原文作者  老猫  |  发布时间  2016-01-13  | 浏览次数  7009

分享到:

      罗尔斯·罗伊斯是英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,也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,它研制的各种喷气式发动机广为世界民用和军用飞机所采用。你可能对这个名字感到生疏,但你肯定听过“宝马”——就是罗尔斯·罗伊斯公司授权宝马生产汽车的。

 

      创新,是这个公司不断进步的动力。罗尔斯·罗伊斯公司首席科技官,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毕业的保罗·斯特恩,认为英国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创新能力十分突出。为什么他会这么认为呢?接下来,就让斯特恩谈谈英国大学教育的与众不同之处吧~

 

 

      Q:您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。是什么塑造了现在的您,您认为这与英国教育有关吗?

 

      A:是,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这样。我觉得英国仍然做得很好的一点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。我留意到,公司里的英国毕业生不仅掌握科学和工程学的知识,还培养了创新性的思维,这一点稍胜于部分海外学生。

 

      英国教育体系培养的学生相较于公司其他来自美、德等的学生更为完满,我指的是他们接受的教育很完满,而非体型的圆满。

 

      Q:如果能回到读书时期,有没有哪件事让您想换个做法?

 

      A:除了想多喝啤酒以外吗?我觉得没有。在我念大学的时候,我会选修多门类的课程,而不是精通某一方面。除了学习技术外还要学习其他,如心理学等,才能让我的教育很全面。了解思维模式对领导和工程管理均很重要,不亚于技术本身。

 

      Q:有意思。对工程学的学生来说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
 

      A:是的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领导者,尤其是创新型的领导者,就必须学会大学没有教过的一些能力:你必须展示推动团队前进所必须的活力;你要学会倾听,学会与人沟通,向人阐明什么是好的产品;你还要学会与你的团队协作,激起团队的热情,把团队的想法变为价值。

 

      Q:以您的经验来看,您认为在亚洲地区工作与在英国工作有什么不同之处?

 

      A:我首先要说的是,其实全球的差异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大。比如你曾留学英国,而我也有一些同事的孩子就曾在新加坡的大学学习。

 

      我想说的是,作为一家公司,我们取得的最好成绩得益于不同文化的融合。当我们把不同国家的人才汇聚在一起时,能得到最具创新性的成果。这一点优于单一文化的团队。我们公司崇尚多样性。

 

      Q:英国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口碑非常好,在世界上以其创新和创造力著称。我相信这与英国的教育是分不开的。

 

      A:是的。据我观察,尽管我说过多文化的团队是最好的,但我认为接受过英国教育的工程师有一点最突出。那就是他们在想问题时,能比某些其它国家的工程师更具创造力。如,一级方程式赛车行业的基地就在英国,这应该不是巧合。在那里人们必须快速思考,用一个周末就能提出创新的想法,而不是需要整整一年。英国大学教会学生快速投入,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。它们的教授方式我在别处可能见所未见。

 

      A:就我个人而言,教授我的人中,有些人是学者,但还有一些人是来自需要快速思考和随机应变环境的经验者。说实话,我从这些人身上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从高深学者那里学到的要多。

 

      Q:一些工程学学生今后想从事科技创新领域,您能给他们提一个建议吗

 

      A:我的建议是,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,你要对公司的业务保持好奇心。你不必深入参与业务,也不必参与项目管理的工作,但不要脱离客户,也不要脱离公司的成功命脉。你作为工程师如果想要更成功,就要明白你所做的工作能如何让公司盈利,能明白公司的盈利与客户之间有什么联系。

 

      创新能力哪国强,可能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。但,斯特恩提到了英国大学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方式——“快速投入”,这项能力看似微不足道,却非常难得,且有实用价值。教导学生快速投入,以解决一个复杂问题,可以培养学生与现实生活接轨的能力。因为,现实生活中都是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,而不是可以长时间钻研的一个项目。由此看来,英国大学的“快速投入”教育,倒是非常值得各国大学学习的。
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留学说无关。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
分享到:


文章评论


文章推荐